秋燥耗阴,上热下寒体质该怎么调?艾灸加盟选爱灸堂
秋季阴阳失和容易形成上热下寒体质?
每逢秋季,总有不少人抱怨自己一方面皮肤干燥、毛孔粗大、痤疮、口臭、口干渴、牙痛出血,咽喉干痛、耳鸣、心烦失眠,另一方面却又有少腹冷痛、痛经、尿频、小便清长、大便溏烂、白带清稀、畏寒怕冷等截然相反的表现,此正是所谓亚临床类型上热下寒型体质。
而秋季所出现之上热下寒表现,上热多为虚热,下寒则可虚实夹杂,归根到底,是下元虚弱、上实下虚的生命状态,是阴阳不相和合、寒热脱节严重偏颇的病理体质,而此类型体质形成的基础无外乎两大原因:
1、秋季人体阳气升发有余,收敛潜藏不足
2、秋冬寒气侵袭,脾肾阳气虚衰
从中医角度辨证体质论治
改善“上热下寒”体质的几个办法
如上所述,上热下寒是外界因素及人体自身原因影响下形成的阴阳不相和合、寒热脱节严重偏颇的病理体质,严格意义来说,属于阳虚体质的一种特殊表现,而针对其疗法,中医大致分以下两种情况辩证论治:
1、肾阳浮越,则需艾灸潜火归藏、引火归元
肾为先天之本,内藏真阴真阳,水足则火藏于下,则阴平阳秘。若水亏不足以制火或水寒迫阳外越,相火上奔,上冲于头面,则见上有虚热之火,治宜将离源之火,使之向下归于本源,达阴平阳秘的状态。具体治法则需艾灸潜火归藏、引火归元。
2、脾阳不振,调理当以艾灸健脾温阳为焦点
中焦脾胃既是气血生化之源,也是气机升降之枢纽,更是诸火之源泉,故阳虚体质调治之本在脾胃,寒邪伤脾,脾虚无以运化,更耗损阳气,调理当以艾灸健脾温阳为焦点。
艾灸:
悬灸气海、关元、中极、肾俞、命门:气海、关元为临床常用组合,具有培元补气,壮阳固脱的作用;中极、肾俞、命门诸穴则为命门之火发生之地,肾气聚拢之处,温灸上述组合,可奏固本培元,引火归元之效。
艾草足浴:
使用温性药物做足浴是中医温补肾阳常用调理法。肾经由人体偏远之地——小趾而始,血脉难顾及之地,故容易受寒邪侵扰,而温阳中药沐足恰好从肾经起始之处固护阳气,是故有温肾作用。
艾叶泡脚是一个享受的方法。《本草从新》中说:“艾叶苦辛,生温熟热,纯阳之性,能回垂绝之亡阳,通十二经,走三阴,理气血,逐寒湿,暖子宫,……以之艾火,能透诸经而除百病。”
秋季皮肤干燥、易秋乏、“上热下寒”体质的人,常用艾灸足浴等方式,有助于畅通经络,排出体内淤积的湿寒气,改善体质。